走罐疗法的功效和操作要点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日期:2023-09-18 阅读:走罐疗法的功效和操作要点
走罐疗法是以杯罐作工具,在杯罐口及病变部位涂以适当润滑剂,借热力排去其中空气,产生负压干细胞治疗脑梗哪个医院最好,使之吸着于皮肤,然后,用手推动杯罐在病变部位来回滑动,从而使皮肤产生潮红或郁血现象,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疗法由古代拔罐疗法发展而来,为拔罐疗法中的一种,又可称为推罐疗法,现代应用较为广泛。此手法作用力度、面积都较大,与刮痧疗法有相似之处。操作前应在待走罐的部位涂上刮痧拔罐润肤剂,否则易出现皮肤损伤和疼痛。一般背部走罐宜上下移动,胸部应按肋骨走行方向来回移动,上下肢、腹部宜旋转移动(顺时针、逆时针都可)。此法对经络气血不通、脏腑功能失调、外感等病症如腰痛、肩周炎、坐骨神经痛,感冒发热、高血压、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胃肠炎、痤疮等病症都可广泛运用,且效果颇佳脑神经干细胞移植好的医院。
走罐疗法一般分为局部走罐和循经络走罐两种。
1.局部走罐:以病变部位为中心,进行较小范围的上、下、左、右旋转推行。如肩周炎,可以在肩部作顺逆时针走向的缓慢旋转。
2.循经走罐:以与病变相干连的经脉为主,进行较大范围的循经走罐治疗。如腰肌劳损,即循经过腰部的督脉经和膀胱经作上下来回移动的走罐治疗。
常常使用走罐法有以下3种。
操作方法
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上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底,稍倾斜卵巢功能早衰哪里看的好,在罐口后半边着力,前半边略提起,循着上、下、左、右方向推移,或以顺、逆时针走向推动,至走罐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或出现瘀血斑时,才将罐起下。
1.浅吸快移法使肌肤吸附于罐体内3~5mm,移动速度为每秒约30~50cm,以皮肤微红为度。适用于体虚年老、儿童和病情表浅者如末稍神经炎,轻度感冒等。
2.深吸快移法使肌肤吸附于罐体内5~8mm,移动速度为每秒约15~30cm,以皮肤表面红紫色为度。适用于经络气血不通,脏腑功能失调的多种病症。使用部位常以背部膀胱经即背俞穴为主干细胞治疗脑中风后遗症要花多少钱。
3.深吸慢移法使肌肤吸附于罐体内8~12mm,移动速度为每秒约3~5cm,以皮肤表面紫黑色为度。适用于久寒痼冷,经络气血阻滞日久,筋脉肌肉失养等病症。